《人群怎样聚集?房价怎样涨跌?——细分人群 精准判断楼价走势》众筹
什么样的人往什么样的地方集聚?支撑起什么样的房价?楼市投资的真谛是和时间与空间赛跑,前瞻性判断能力是楼市投资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工具。多数人只会判断一个楼盘和周边房价相比的便宜与贵,或者是什么关系给了他多少折扣,却看不到决定另外90%以上价值的大势和方向。
2016年1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1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单月最高信贷投放记录http://money.163.com/16/0216/10/BFUI8LP900254TI5.htm它意味着我2014年12月7日发在香港东网“大焕视界”的专栏文章《泡沫是消化泡沫的唯一办法》再次被应验。
在货币泡沫行船和楼市鬼城阴影的双重夹击下,我在《穷思维富思维》一书里一再强调的“能够与银行直接发生联系的独立产权房是普通百姓抵御通胀的唯一工具”,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再次变得格外紧迫起来。
但此时,房地产遍地黄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一步不慎,便是陷阱!政策将变得越来越简单,市场却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说本人6年前在《买房的革命》一书中提出的“人聚财聚人散财散”如今已经成为宏观判断城市房价涨跌的铁律,那么今天我要提出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则是在微观层面判断房价涨跌的指针!
为什么房价和GDP甚至人均GDP都不成正比?
为什么一些小县城房价甚至比一些人口多得多的省会城市还高?
为什么很多火车站附近的房价多年来几乎纹丝不动?
为什么买入价格低得多的保障房居然涨不过同地段商品房?
为什么北京北五环的房子平均比南三环还高?
……
尽管2010年以来,从《买房的革命》一书开始,我就一直强调要在认清城市化规律基础上看待房地产,最直观的表述就是“人聚财聚人散财散”。但多数人置若罔闻,房地产遍地开花,尤其是2011年开始的国家层面的严厉限购限贷政策,直接把开发商和投资客赶到了三四线城市。直到2014年起,中国大陆楼市冰火两重天的急剧分化,三四线城市哀鸿遍野,才真正让一些人认识到了“人聚财聚人散财散”的威力。
但直到今天为止,清醒地知道“人聚财聚人散财散”规律的,也还是少数人,很多人仍然在做山青水秀世外桃源的美梦。即使少数知道“人聚财聚人散财散”规律的,也不知道人和财到底是怎么集聚的,其中遵循的是什么规律。研究探讨或者随口胡诌房价涨跌的文章汗牛充栋,几乎已到了“俨然人人都是楼市专家”的地步,但像这方面直接探讨人群集聚和分群、有利于人们做前瞻性布局判断的,则找遍网络,遍寻不见。所以很多人就盲目地跟着规划甚至是人的无边无际的梦想走,陷进一个又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群怎样聚集?房价怎样涨跌?——细分人群 精准判断楼价走势》应验而生。它要解决的是“什么样的人往什么样的地方集聚?支撑起什么样的房价?”这一命题。它会有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读者自行判断自己准备投资的区域价值。但中国这么大,它不会给你每个地方的结论。正如我一再强调的“得我结论者死,得我方法者生;结论因时而化,方法万古如新。”它由四篇文章组成,宏观微观结合:1《人群怎样聚集?房价怎样涨跌?——细分人群 精准判断楼价走势》,2《关于城市化和房地产的一些基本数据》,3《家庭结构变化与户型结构调整》,4《北京CBD核心某项目考察感想》。
它采取众筹形式,1998元=上述4篇文章;8000元=上述4篇文章+一人次大焕财智分享会【今年会举办多次,时间待定】。
成稿时间:2016年2月20日(星期六)24:00前。
众筹方式:
通过以下账户打款:童大焕 中国银行北京塔院支行 卡号 456351 0100866 775780。或者支付宝18500186893兰文娟
然后通过邮箱dahgf1998a@163.com告知详细姓名、电话、邮箱,以及汇款数额。
成稿然后核实打款信息后,即通过邮箱独家传送文章。文章至少一年内不对外公开。
评论